新來的同事興緻勃勃地招人去看「太陽劇團」,
我沒想太多,
畢竟我是很好招的咖,
就開始幫忙吆喝、統計人數,
不過到後來要去的人實在不多,
因為我們買的是$3100的票。
其實才沒開放訂票幾天,
一、二千的票早就被搶光了,
好像有三十場吧!?
看來台灣人愛看表演的似乎還真的不少,
而且應該像我們這種貧窮的人比較積極,
因為高價的票還剩一堆,
嗯,還是要有點錢才能完成一些體驗跟夢想。
3100能做什麼呢?
嗯.....
可以買顆鏡頭了,
再加碼一點可以買個精美摩卡壺組,
可以買頂安全漂亮美觀的單車帽綽綽有餘,
可以可以......
其實當初心裏也不是沒有掙扎,
不過一來太陽劇團對我這個外行藝文人士來說是有聽過的,
在介紹藍海策略的教案中被當作範本,
在對動物保護愈來愈重要的時代,
他們在傳統的馬戲表演了走出了一條新路,
並索性將「太陽馬戲團」改名為「太陽劇團」,
因為再也沒有動物了,
都是人的演出。
並因一年到頭巡迴演出,
還隨團帶著廚房跟學校,
讓一些小朋友演員也可以跟著唸書。
二來因為我還是孤家寡人一個,
所以花錢也還是花得很爽快吧!
最近又開始有點在談論「藝文消費抵稅」的議題,
這些財主單位也真是豬頭到家了,
我們這些貧窮小老百姓肯花辛苦攢來的錢去做文化消費,
你們一直在那邊推三阻四的幹什麼?
而且真的要抵,
也其實抵不了多少錢?
國家的稅基流失根本不是從我們這些稅被課得死死的小老百姓流失的,
真的有guts,
你們應該去反抗那些亂花錢的肉桶法案跟政策吧?
那些錢才是大錢呀,
白花花的納稅人的錢........。